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古代陶瓷壺類總匯(三)

人首魚龍壺 遼代的一種壺式,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,器形為人首魚身,腹部兩側有翼,背上壺口作蓮瓣形,魚尾上翹。胸前有一龍首為流,人首腦後與魚尾之間相連的曲柄作提梁,造型奇特,構思巧妙。

  鴛鴦形壺遼代三彩陶壺形式之一,1977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王家店遼墓。壺體作浮水鴛鴦形,鴛鴦背負敞口花瓣形壺口,壺口與鴛鴦尾部連有弧形花梗作柄,鴛鴦嘴部為流,腹下有假圈足。

  雞冠壺遼代典型壺式之一,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種皮囊容器而燒造的,亦稱皮囊壺。因壺的上部有雞冠狀的穿孔,故稱雞冠壺。又因形似馬蹬,俗稱馬蹬壺。依據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,經過排比研究,可知雞冠壺大體分為5種形式,即扁身單孔及扁身雙孔式、扁身環梁式、圓身環梁式、矮身橫樑式,辨別雞冠壺年代的早晚,通常採用的辦法是以壺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來區分。扁身單孔式,是遼代早期形式,壺體上扁下圓,肥身,上有豎直的管狀口和雞冠狀單孔系,器身似兩片皮頁,下加圓底上加管口縫合而成。內蒙古赤峰大營子慶曆九年(959年)墓出土的雞冠壺就是這種類型的代表。扁身雙孔式除自身保留著仿皮囊形象以外,在造型與裝飾藝術方面更加精美,如在雙系的部位貼塑攀附的猴等動物。有的壺底出現劃刻"官"字款。雞冠壺唐代就已經出現,陝西西安、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。

  多穆壺元代創新壺式之一,由蒙藏民族貯放奶液的金屬或木質器皿演變而來。器形為筒式,上收下敞。口部靠柄一側有花冠形裝飾,柄兩端各有捲曲花飾,方式壺流,矮足,足脊寬平無釉。壺體上有仿金屬箍和鉚釘狀裝飾。1963年北京市崇文區元鐵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國內僅存的完整器。

  僧帽壺一種壺式,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。壺口沿上翹,前低後高,鴨嘴形流,壺蓋臥於口沿內,束頸,鼓腹,圈足,曲柄。最早的僧帽壺為元代景德鎮青白釉器,明永樂、宣德紅釉及甜白製品最為珍貴,清康熙年間仍有仿製。元代僧帽壺形體敦實,壺頸較粗,壺流略短。明代造型秀美,各部位比例勻稱,壺流比元代略長。清代壺頸略高,腹部略瘦,壺流略短於明代,沒有明代優美,也不如元代製品敦實穩重。

  梨式壺壺式之一,始於元代,流行於明,因形狀似梨而得名。傘形蓋,蓋頂有寶珠鈕,短頸,其下漸豐成下垂的圓腹,矮圈足,彎流,曲柄。從北京元代遺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壺看,其特點是頸部較細,腹部碩圓,平底;北京豐臺區出土的洪武時期梨式壺腹部略瘦,腹下部明顯內收,圈足外撇,足邊垂直,足內較深。江西景德鎮禦窯廠遺址出土永樂壺頸較粗,圓腹,圈足向外侈,整體造型端莊。宣德時期,壺腹略短,圈足增高。頸與蓋上的寶珠頂比永樂略大。成化時期除繼續沿用傳統形式外,在壺蓋頂部出現微小變化,增添平蓋形式。此式影響到正德時期,清康熙時期亦有摹擬之作,其器挺拔肥碩,唯柄曲線欠流暢。

  大扁壺壺式之一,明永樂時期創燒。小直口,頸部凸起一棱,並有一小系,有蓋。壺身為立扁圓形,正面微鼓,中心有圓形凸臍;背面平坦,中有相應的圓形凹臍。底部為弧面。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環系。均為青花製品。正面凸臍上多繪八角星紋,週邊有的繪纏枝蓮,邊緣為海水紋,側壁一周繪纏枝蓮紋。背面無紋飾。器形仿西亞金屬器皿,其用途有待考證。

  蓮瓣壺壺式之一,流行於明代宣德時期。器形為直口,溜肩,圓腹,前有直流,後有曲柄,腹部有4層凸起的仰蓮瓣紋。器表施有祭紅釉,紅色鮮麗勻潤,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蓮花。

  字劃壺 亦稱字形壺,清代康熙時期出現的一種壺式。壺體為立體的漢字形,多做成福、祿、壽三字,筆劃間雕鏤透空。

  茄式壺 清康熙時期景德鎮窯燒制的壺式之一。小口,頸部細長向一側彎曲,腹呈長圓球狀,似長茄形,圓底施釉,故放置不穩。據此分析,茄式壺可能是陳設品。

  鼻煙壺又稱煙壺,盛放鼻煙的器皿。鼻煙壺於明晚期由西方傳入我國,清朝英文音譯稱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盧。明代晚期,中國尚無專用鼻煙壺,只用廢棄的藥瓶代替。鼻煙壺始於清康熙朝,由宮廷造辦處設計試製。專用鼻煙壺的特徵是,壺口較小,使煙的氣味不易外泄。腹部扁圓,容積加大,蓋帶一小勺,伸入壺內。乾隆朝以後所制瓷質鼻煙壺形式繁多。

  香壺 乾隆時期景德鎮窯燒制仿青銅器形狀的一種壺式。直口,圓腹,直流,曲柄,腹下承四柱狀足。據《乾隆記事檔》載,乾隆三年(1738年)命唐英燒造仿宣德窯青花高四足茶壺,即為此壺式,後世延續製作至道光年間。

  賁巴壺壺式之一,流行於清代,由藏族金屬製品演變而來。器形為洗口,束頸,球形腹,高足外撇,腹部有龍首形流彎曲向上,無柄,是一種祭祀用品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