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收藏古籍要有慧眼

自古以來,我國人民就有藏書的傳統。家置幾冊古書,不僅能顯示出儒雅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養,而且還能創增一定的經濟價值。特別是如今的太平盛世,收藏之風日漸趨濃,更是激發了人們對古籍收藏的興趣。

  收藏古籍,需要一定的文史知識,更應具備一雙慧眼。要知道,偽造古書,歷來有之。不法書商任意剜改書名、著者之名,偽造珍罕書者防不勝防,尤其是宋元刻本和明清刻本,因價差明顯,更使偽造版本活動延續了數百年。偽本一般均以元本充宋本,或以明本充宋、元本。明嘉靖年間,宋、元本身價達到按頁計價,因有暴利,導致偽本大量產生。據明萬曆間高濂《燕閑清賞箋》“論藏書”條曰:“近日作假宋版書者,神書莫測。”其偽本猖獗可見一斑。清代書商造偽活動更是變本加厲。民國時期,不法書商乾脆專門雇傭工匠製作假本,其手段之狡猾,竟使專門研究版本目錄學的行家常常陷入真假難辨的窘境。

  古籍制偽大致有六種手法:一是杜撰書名、著者。明代徐宏祖《徐霞客遊記》是篇名著,不法書商為達到牟利目的,竟將其篡改為《遊記名山》,騙人上當。

  二是增刪刻書牌記。刻書牌記是考證此書的出版人、出版地點和年代的重要依據。版本異同,價差很大。故增刪刻書牌記之事,在明清時期時有發生,如今雖未曾出現,但也要多個心眼。

  三是割改序跋。肆意割改序跋中的時間、地點、人物、事件,或撤換序跋,冒充古刻舊刻而從中牟利。

  四是版本雜拼。利用一本經多次傳寫或印刷而形成各種不同的本子,雜拼成一書。古籍《唐詩品匯拾遺》十卷,不法書商硬把三種版式行款各不相同的書瞎拼一氣,冒充明成化年間刻本。

  五是刪改目錄、卷數。目錄是記錄圖書的書名、著作、出版、內容的綱目。不法書商常利用同種書由於刊刻者、刊刻時間不同,目錄卷數產生差異的情況,篡改卷數,刪割目錄,偽加編造,以殘本冒充全書。

  六是染紙造蛀,以充古籍。採用染紙和偽造蟲蛀的辦法作偽。染紙作舊,明代有之,而近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  鑒於以上以假充真的手法,寄語愛好古籍收藏並希望其不斷增值的人們,在覓藏各種古籍書版時,一定要明察秋毫,避免上當受騙。
返回列表